苏鲁皖豫大气污染治理从哪些方面突破?


  2020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


  包括江苏、山东等五省的各类污染源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52.94%;从排放量来看,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地区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较大。


  而苏皖鲁豫恰恰是长三角和京津冀周边两大大气治理重点区域的连接带。


  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已成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重点区域,在5月份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有所提到。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这是综合考量评估了苏皖鲁豫交界区域污染程度、区位特点、基础排放等作出的决定。


  在2019年年末,生态环境部就在会议中指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多地PM2.5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据了解,该地区集中了近8000万吨钢铁、4000万吨焦化、1.4亿吨水泥、1.1亿吨石化产能,区域煤炭总消费量达到3.2亿吨,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苏皖鲁豫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在此情况下,应该如何依法、科学、精准治理呢?

  结构性问题突出是苏鲁皖豫的一大主要问题,这也恰恰成了该地区治理大气污染的突破口。


  另外,结构调整难度大也是2020年蓝天保卫战面临的挑战和瓶颈,需要继续聚焦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四大结构。


  对于苏鲁皖豫地区来说,工业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钢铁、焦化、水泥、石化、煤炭消耗等是PM2.5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继续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不搞“一刀切”,实施企业分类分级管控,从根本上迫使工业企业完善减排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散煤整治目标,确保完成治理实效。


  经过多年重点区域治理实战发现,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可以有效抑制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对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院长银燕建议,“类似苏皖鲁豫交界处等省际交界地带,环境污染治理更要强化系统思维”。


  对此刘炳江在会议中提到今年将推动苏鲁皖豫22城统一行动,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另外,还将聚焦苏鲁皖豫交界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短板,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系统组织开展排放源清单编制和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并对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监管等。


  另一方面,苏鲁皖豫将在监测基础上,建立健全大气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强化管控约束。


  这就需要从空间、时间和地点等多方面进行统筹管控,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进行配置,科学布局产业和产能的地理空间结构,从而达到大气环境资源最优的配置,更细化、更细分的管控手段将出现,确保协同治理PM2.5与臭氧污染。


  在上述认识下,将推动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作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并不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终点,而是意味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将迎来又一起点,保卫蓝天的这场“战役”仍要继续下去。

上一篇:5月河北省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

下一篇: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