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来源与控制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春节和疫情管控期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为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专家解读,回答公众关切。本期 邀请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扬尘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解读。
扬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等)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我国《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可以把扬尘源分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土壤扬尘与堆场扬尘四类。源清单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扬尘PM10排放量达170万吨/年,PM2.5达45万吨/年,其中道路和施工是大部分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两者合计可占扬尘总排放量的80%以上。多年来的城市颗粒物源解析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扬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大多数城市扬尘对PM2.5浓度的分担率仍有15%~25%。
城市扬尘具有源强不确定、排放随机和排放位置、类型多样等特点。扬尘影响的大小程度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承载扬尘的载体(比如道路等)上存在颗粒物的量(比如道路积尘负荷等)及颗粒物的物理性质(比如含水率等),二是人类活动或自然力对其的扰动程度。积尘越多,扰动越大,扬尘影响就越严重。道路环境因有大量汽车行驶,人类活动十分剧烈,因此道路扬尘是最重要的扬尘源之一。但问题是我们的道路本身并不怎么产生颗粒物,而道路积尘在大多数道路上却很高,很多道路积尘达到10克/平方米以上,好的道路只有1-2克/平方米,甚至更低。那么道路上的积尘主要来源于哪里?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积尘与施工工地的物料运输密切相关。施工工地除了因各类施工操作(尤其是动土操作)产生的扬尘污染外,更重要的还有其“长链条”排放,即一个施工工地会因其各类原材料、土方等物料运输抛洒造成大面积扬尘污染。因此,施工和道路是扬尘的重要来源,是城市扬尘管控的重点。
奥斯恩工地扬尘监测设备是一款实时对空气的颗粒物浓度(PM2.5、PM10)、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各建筑施工现场、道路的环境、旅游景区、码头、大型广场等现场实时数据的在线监测,通过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以及现场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并能通过摄像头抓拍,所得数据均能通过无线网络及时传递到数据平台便于管控,并通过集中远程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分析、生成质量趋势图,是城市环保、建筑、交通、市政等部门对大气污染控制评价的重要依据。
奥斯恩工地扬尘监测设备实现动态显示和分析城市扬尘污染的时空变化,与环境管理及城市建设管理相结合,实现统计分析、模型计算、报表分析、规划管理及其他业务处理等的可视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具有适用性广、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在线实时测量等特点,相当于给工地装上了一个监测“天眼”。监控中心的监测系统对回传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对PM2.5、PM10超过预定数值的建筑工地进行实时报警,真正实现了对在建工地的精准监测、精准管理、精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