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区精细化服务空气微站 实现多参数自动监测 防干扰技术设计


居民社区精细化服务空气微站使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居民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社区作为居民日常居住、休闲活动的核心场景,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过敏体质人群等敏感群体)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幸福感,而传统空气监测模式在社区场景中存在明显适配短板,催生了居民社区精细化服务空气微站的应用需求。以往社区空气质量数据多依赖城市常规气象监测站,这类站点多布局在城市主干道或公共绿地,监测范围覆盖广但精度有限,难以反映社区内部的微环境差异 —— 例如,同一城市中,临近建筑工地的社区可能因施工扬尘导致 PM10 浓度显著高于远离工地的社区,而常规监测站的区域平均数据无法体现这种社区级差异;同时,常规监测站数据更新频率低,无法捕捉社区内短时性空气质量波动,如早晨居民集中烹饪时段的油烟扩散、傍晚儿童在游乐区活动引发的扬尘,这些细微变化直接影响居民实时活动决策,却难以通过传统监测获取数据。


微型空气监测站设备介绍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属于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设备,整合了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与管理功能,可全天不间断地自动监测环境状况。该系统在提供 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物这 7 项参数数据的基础上,还能拓展对气象参数的监测范围。依据 “以网划分网格、以网格明确责任、以责任落实到人” 的理念,搭建起 “横向覆盖全面、纵向延伸到底” 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它运用并融合了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了解和分析污染源排放情况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点的方式进行部署。
该系统能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设备监测数据,并依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及污染状况,分析和推测区域内的整体排放情况,进而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的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的推算以及排放源的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进行整合、共享与开发,构建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环境在线监测平台,以此实现对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减少等综合管理目标,为节能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也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及污染防治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技术特点

(1)具有云端自动在线校准功能,可实现零点和量程飘移自动校正及交叉干扰自动修正,支持人工校准。微型自动监测站设备支持远程在线校准功能,用户可对设备进行在线校准,修正因设备零点漂移而产生的数据异常及环境干扰,无需现场人工校准;
(2)采用栅格网孔,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采用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气体流动监测,以栅格网孔结构包裹监测传感器,实现监测传感器与外部气体的自由接触,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同时,空气监测传感器位于设备的底部,而且以栅格网状金属结构包裹,能够很好的防雨防风,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
(3)采用百叶箱设计,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
(4)可以同时监测气体参数和可吸入颗粒物,并在数据平台上显示出监测值;
(5)无工具拆卸,方便点位迁移与设备维护;
(6)采用进口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响应时间快,分辨率高,线性好,检测下限可达ppb级;
(7)气体6项指标任选、还有气象五参数、噪音等参数可灵活定制;
(8)可采用市电加外接太阳能供电方式,解决布线接电等问题;
(9)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具有断电保护功能;
(10)采用32位高速处理核心芯片;监测数据单位自动换算,mg/m3,ppb,ppm;
(11)多学科算法模型,数据稳定准确,实现分辨率1ppb的高精度检测,可达国控站监测指标;
(12)集成GPRS通信技术,实时监测大气环境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13)实现多参数自动监测,防干扰技术设计;
(14)体积小,模块化设计,网格化灵活布局;
(15)集成温度补偿技术,长久自动校准技术;
(16)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跟踪设备;



上一篇:公园健身广场周边空气微型监测站 助力实时掌握周边真实空气状况

下一篇:无